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出处:《中秋无月至十七日晓晴》
宋 · 杨万里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注释
劣:形容天气不好。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云便兴:云层开始增多。
雾横:雾气弥漫。
平野:广阔的平原。
村村白:村庄都被雾气笼罩得白茫茫。
日上:太阳升起。
疏林:稀疏的树林。
叶叶明:每片叶子都清晰可见。
岁事:一年的农事或事务。
不应:不应该。
朝来:早晨。
嫩寒:微寒。
春吟:春天的吟诗。
秋吟:秋天的吟诗。
觅句:寻找诗句。
新来:最近。
翻译
恶劣的天气直到中秋才放晴,中秋过后又转为晴朗。雾气弥漫在平原和村庄,使得一切变得白茫茫,阳光穿透稀疏的树林,每片叶子都显得格外明亮。
一年的事务不应该如此早早结束,早晨起来已经感觉到微微的寒意。
春天的吟诵不如秋天的诗情画意,最近寻找诗句时,感觉特别清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过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诗的前两句“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勾勒出中秋节气氛围转换之迅速,中秋节一过,天气即转为晴朗。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接着,“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两句,则通过对雾和阳光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特有的清新与明朗。这里的“雾横”、“日上”,都给人一种静谧而宁静的感觉,而“村村白”、“叶叶明”的重复,用词精准,形象鲜明。
诗人的情感在“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两句中得到了释放。这里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秋天带来的凉意和对冬日即将到来的预感。这两句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无奈与感叹。
最后,“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有情怀的赞美。这里的“春吟”和“秋吟”,指的是不同季节的自然之声以及诗人的创作状态。“觅句新来分外清”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字艺术追求的执着与高洁,寻找那种超脱尘世、别具一格的清新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后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易逝和自然之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