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出处:《甘泉汉瓦歌为侯官林同人赋》
清 · 查慎行
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
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
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
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
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
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
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
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
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
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
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
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
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
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
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
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
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
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的《甘泉汉瓦歌》,通过对一块汉代甘泉宫瓦的细致描绘和感慨,展现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仰。诗人林生专注于古文字研究,他收藏的金石遗文中,有一块来自昭陵的残缺瓦片,上面刻有“长生未央”的字样,反映出汉代的皇家气象。
瓦片形状规整,直径三寸,半寸高,带有轮郭但中间不穿孔,表面虽然被岁月侵蚀,但文字清晰可见。诗人感叹杨刘等人识货之人稀少,世风日下,真伪难辨,强调了朴素的真实价值。他认为这块瓦片不应再经打磨,应保持其原始风貌,以保留古意。
最后,诗人答应将此瓦拓本赠予侯官林生,并希望更多人能欣赏到它的独特之处,以免流失或被误传。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文物保护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