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出处:《过谢䃮渰》
宋 · 岳珂
蒹葭曼衍浪萦回,波面虽平路不开。
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
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
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注释
蒹葭:芦苇。曼衍:蔓延。
浪萦回:水波荡漾。
路不开:道路不通。
沟渎:沟渠。
行舟:乘船。
剡木:用竹木加固。
坳堂:浅滩。
浮芥:浮萍。
凫雁:野鸭和大雁。
游耳:游玩。
鱼龙:比喻水中生物。
安在哉:在哪里呢。
渰名:淹没的事物。
畏:害怕。
辅渠:辅助渠道。
莫重来:不要再来。
翻译
芦苇丛生,水波荡漾,道路却难以通行。沟渠中的小船无需用竹木加固,浅滩上的浮萍仿佛要粘满杯子。
人们如同野鸭和大雁一样只是游玩罢了,江中鱼龙又在哪里呢?
只谈论淹没的事物我也感到害怕,沿着辅助渠道有路,但请不要再来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岳珂经过一处名为谢䃮渰的地方,对眼前景象的观察和感慨。"蒹葭曼衍浪萦回"形象地写出芦苇丛生、水波荡漾的湿地景色,暗示道路难行。"波面虽平路不开"进一步强调了水面平静但实际路途阻塞的特点。
"沟渎行舟休剡木",剡木是指削尖的木头,暗示舟行困难,不宜使用简易工具。"坳堂浮芥欲胶杯"则以浮萍比喻人生短暂,暗示时光易逝。"人如凫雁俱游耳"表达出诗人随波逐流、无所适从的心态,与江中的鱼龙相比,更显人的渺小。
"江有鱼龙安在哉"借江中生物寓言世事变迁,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诗人表达了对淹名(名声淹没)的畏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这个地方再次涉足的犹豫,暗含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