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全文

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

唐 · 刘得仁
儒释偶同宿,夜窗寒更清。
忘机于世久,晤语到天明。
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
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

注释

儒:指儒家学派。
释:指佛教。
寒更清:更显寒冷而清净。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心。
晤语:面对面交谈。
天明:拂晓。
月倒:月光倒映。
高松影:高大的松树影子。
磬声:寺庙中的敲磬声。
真门:真理之门或佛教中指觉悟的境界。
幻:虚幻。
觉浮生:察觉到人生的虚浮和短暂。

翻译

儒家与佛家一同过夜,夜晚窗户透出更清冷的寒意。
在尘世中早已忘却机心,我们一直交谈直到天明。
月光倒映在高耸的松树影子上,风旋转着带来一阵磬声。
虽然真谛之门看似虚幻,但无需察觉人生的浮华短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与友共度寒冷清寂之境的画面。儒释,意指儒家和佛教,这里可能指诗人与蔡校书之间无所不谈,跨越了宗教信仰的界限。"夜窗寒更清"表达了夜深人静,室内外都笼罩着一层清冷之气。"忘机于世久"则透露诗人对俗世纷扰早已淡然处之,心境超脱。

"晤语到天明"指的是与蔡校书的谈话直至天亮,时间长而又自然,不觉其久。这不仅表达了他们交流的深入和无拘一格,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月倒高松影"则是景色描写,一轮明月悬挂在高耸的松树之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风旋一磬声"中的“磬”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夜晚风吹过松林发出类似磬声的声音,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最后两句"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真相的洞察和超脱。即便是最真实不变的事物,在诗人的眼中也是如梦幻般不可捉摸的。因此,他选择不去深究生命中的种种浮华,只愿意在这静谧的夜晚,享受与友共度的宁静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