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盖蒙尘飞,仗钺奋忠烈
出处:《行府之败第七十四》
宋 · 文天祥
翠盖蒙尘飞,仗钺奋忠烈。
千秋沧海南,事与云水白。
千秋沧海南,事与云水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翠盖:形容华盖翠绿如盖,代指皇家仪仗。蒙尘:被尘土覆盖,象征遭遇挫折或不顺。
仗钺:古代武官持钺指挥,象征军事行动或忠诚职责。
奋忠烈:奋力表现出忠诚和英勇。
千秋:悠久的历史。
沧海:大海,常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
南:方位词,这里没有具体意义,可能指南方或者历史长河。
事与云水:事情如同云雾般消散,意指往事如烟。
白:形容事物消失或难以捉摸。
翻译
青翠的华盖被尘土覆盖,手持武器展现忠诚和英勇。历经千年,沧海桑田,往事如云水般飘渺无痕。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忠贞不屈、抗争到底的情怀。首句“翠盖蒙尘飞”中的“翠盖”指代官帽或官员,形象地描绘出战乱中官府的废弃和官员的逃散,颇有末世之感。“仗钺奋忠烈”则显示了诗人坚守职责、誓死抗敌的决心。这里“仗钺”指的是古代武士所持的兵器,象征着武力和勇敢,“奋忠烈”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英勇。
下两句“千秋沧海南,事与云水白”则是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感慨,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其中“千秋沧海南”用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沧海”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如同沧海桑田,意味着历史的长远和变迁。“事与云水白”则是在表达诗人面对无法实现的壮志,只能随风烟散去,无从追寻。
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文天祥在这首诗中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抗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