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
出处:《太白词,并叙 其五》
宋 · 苏轼
神之来,怅何晚。
山重复,路幽远。
神之去,飘莫追。
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
山重复,路幽远。
神之去,飘莫追。
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神灵来临与离去的感慨,以及对德行未能报答的民众思念之情。
"神之来,怅何晚。山重复,路幽远。"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期待与等待的心境,神灵的到来让人感到既期待又担忧,同时也表现了寻找心中所信仰者的艰难。
"神之去,飘莫追。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 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无常与感慨,以及对无法追随的神灵和未能报答恩德所产生的深切思念。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信仰、道德与民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神灵来去的描写,反映出苏轼内心的宗教情怀,以及他对于未能实现之德行所持有的责任感和人民情感。这样的主题在宋代文学中颇为罕见,显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