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出处:《慈湖夹阻风五首 其三》
宋 · 苏轼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馀石发挂鱼衣。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馀石发挂鱼衣。
注释
我行:我行走。退之诗:韩退之(韩愈)的诗。
人家:人家房屋。
水半扉:门前水边的半扇门。
千顷:广阔的。
桑麻:桑树和麻。
船底:仿佛像船底一样。
石发:形容头发如石般白。
挂鱼衣:悬挂在渔人衣裳上。
翻译
我行走的道路如同韩退之(唐代诗人韩愈)的诗篇,眼前真有如诗如画的人家,门前水边掩映着半扇门扉。广阔的田野上桑麻茂盛,仿佛都沉睡在船底,只剩下石头般的白发悬挂在渔人的衣裳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我行都是退之诗"表明诗人的脚步所至之处皆是古诗人所咏叹的地方,这里有对前人文学作品的缅怀,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真有人家水半扉"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水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半扉"给人的感觉是既有开阔又带有一定的私密性。
"千顷桑麻在船底"诗意丰富,桑麻即桑树和麻花,是江南地区常见的农作物。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但这些作物却处于船底,可能是因为水乡交通主要依赖舟楫,而这些农产品正是通过水路运输。这也隐含着诗人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注。
"空馀石发挂鱼衣"则是一幅奇特的画面,"空馀"意指空闲、悠然,"石发"可能是指石头被水冲刷得光滑发亮,而"挂鱼衣"则形象地表达了渔民生活的一种情趣,鱼衣即渔人的衣物,这里的"挂"字生动表现了渔人洗涤后将衣物悬挂在石头上晾干的情景。整句给人以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农耕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