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
出处:《送人为闽宰》
宋 · 司马光
万里东瓯外,溪山秀出群。
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
正用慈良化,居无牒诉纷。
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
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
正用慈良化,居无牒诉纷。
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
注释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东瓯:古代地区名,今浙江东部沿海一带。
秀出群:超出常人,非常出众。
乡人:乡村居民。
嗜学:热爱学习。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工文:擅长文学。
慈良化:以仁慈和善良来教化。
牒诉纷:文书诉讼多,形容纠纷不断。
远京国:远离京城。
佳政:良好的政治措施。
日相闻:每日都能听到。
翻译
在遥远的东瓯之外,溪流山峦特别秀丽出众。乡亲们都热爱学习,太守又擅长文学创作。
他以仁慈和公正治理,百姓家中没有纷争的诉讼。
谁说远离京都,这里的好政策每天都能听到传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和睦的社会景象。"万里东瓯外,溪山秀出群",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了远离尘嚣的仙境般的地方,此地溪流蜿蜒,山峦层叠,自然景色如诗中所述,美不胜收。
接着,"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表达了当地百姓热爱学习之风,而地方官员也重视文化教育之事。这里的“嗜学”和“复工文”都显示出一个崇尚知识、尊重文化的社会氛围。
诗人进一步写道:"正用慈良化,居无牒诉纷",这两句强调了太守以德治国,以宽厚之心对待百姓,使得民间没有争执和不平之事。这反映出一个理想的政治状态,即通过仁政来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诗人又说:"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这里,“谁云”表达了对一些人误以为远离京都的地方必定是蛮荒不文之地的质疑,而“佳政日相闻”则是强调尽管此地与京都相隔甚远,但良好的政治措施和美好的社会声誉却仍旧能够传扬出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地方官治理之德的称颂,展现了一个既有着壮丽山川,又享受着太守良好施政的桃花源般的地方。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向往与赞美之情,是一首充满了理想色彩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