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出处:《下第别郜扶》
唐 · 马戴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
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
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
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穷途:走投无路的境地。故人:老朋友。
京洛:京都,这里指京城。
风尘:风中夹带的尘土,此处形容离别的凄凉景象。
在世:活着的时候。
即应:自然会。
老:变老。
他乡:非故乡的地方。
又欲春: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
平生:一生。
空:白白地,徒然。
志学:追求学问,立志学习。
晚岁:晚年。
拙谋身:不善谋生,笨拙地维持生活。
静话:平静地谈论。
归休计:退休的计划或打算。
唯将:只愿。
海上亲:住在海边的亲人,也可能指远离世俗的亲人。
翻译
在走投无路时与老朋友告别,京城路上风吹尘扬令人哭泣。活在世间自然会老去,身在他乡又将迎来春天。
一生追求学问却徒劳无功,年老时笨拙地为生计谋划。
平静地谈论着退休的打算,只愿与海上的亲人相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马戴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开篇“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两句,诗人表达了与旧友分别时的哀伤之情,以及面对繁华都市的落寞心境。这里,“穷途”指的是长久的旅行或漂泊不定,“京洛”则是古代中国两个著名城市的并称,代表着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风尘”常用来形容世间的喧哗与浮华,但在此处,它似乎也承载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和流年易逝的感慨。诗人意识到人生如逝水,自己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然而这种老去并非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在这个过程中,春天的到来似乎成了一种奢望,既美好又遥不可及。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两句,诗人反思自己一生的追求和规划。"平生"指的是整个生命的历程,“空志”则表明这些追求似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晚岁”指的是年老时期,“拙谋身”则意味着到了晚年,诗人只能笨拙地为自己的身体和未来做出打算。
最后,“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以及希望与远方亲人的想念。"静话"意味着安静地交谈或思考,“归休计”则是指考虑回家休息的打算。而“唯将海上亲”这句话,则是说诗人在归隐之际,只愿意带走的是那份跨越远方的亲情。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