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江海客,本非沮溺伦
出处:《览古四十二首》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子陵江海客,本非沮溺伦。
仁义立奇论,岂果忘吾民。
狂奴作故态,飘然归富春。
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
故人信符谶,三公等浮云。
仁义立奇论,岂果忘吾民。
狂奴作故态,飘然归富春。
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
故人信符谶,三公等浮云。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十五首,题为“子陵”。诗中以严光(字子陵)自比,表达了他的不拘世俗、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仁义的坚守。他自认并非与沮溺(古代隐士)同类,强调自己并未忘记百姓,即使行为狂放,也只是回归自然,如江海之客。"客星犯帝座"暗指他的行为引起朝廷震动,而"太史奏天文"则象征着对此的官方记录和观察。诗的最后两句,"故人信符谶,三公等浮云",表达了他对命运预言和权贵地位的看法,认为朋友的信任和三公之位都如同天象中的预兆,虚无不定,反映出他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杨维桢的个性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