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狂半是不羁材,命与时违实可哀
出处:《戏赠郑毓臣贰尹》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疏狂半是不羁材,命与时违实可哀。
千里见王京北去,一行作吏岭南来!共谈时事忧心醉,忽听君言笑口开。
「北郭」旧园花未尽,归途应见小春梅。
千里见王京北去,一行作吏岭南来!共谈时事忧心醉,忽听君言笑口开。
「北郭」旧园花未尽,归途应见小春梅。
鉴赏
这首诗《戏赠郑毓臣贰尹》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郑毓臣仕途变迁的感慨与戏谑。
首联“疏狂半是不羁材,命与时违实可哀”,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或友人郑毓臣的个性与命运。这里的“疏狂”和“不羁材”表明了他们性格上的自由奔放,不拘于世俗的束缚。“命与时违”则揭示了他们命运与时代背道而驰的现实,这种遭遇让人感到悲哀。
颔联“千里见王京北去,一行作吏岭南来”,描绘了郑毓臣仕途的起落。从“千里见王京北去”到“一行作吏岭南来”,形象地展现了他从京城远调至南方为官的历程,暗示了仕途的动荡与变化。
颈联“共谈时事忧心醉,忽听君言笑口开”,反映了诗人与郑毓臣在谈论时事时的忧心忡忡,以及在听到友人的话语后,心情得以释放,笑逐颜开的情景。这一联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有朋友相伴,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尾联“‘北郭’旧园花未尽,归途应见小春梅”,诗人想象着郑毓臣归途中的景象,北郭的旧园中花朵尚未凋零,归途中或许能见到春天的梅花。这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仕途变迁的描绘,以及诗人与之交流时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