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先生玉貌岂求人,一笑全周四十春全文

先生玉貌岂求人,一笑全周四十春

出处:《鲁仲连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先生玉貌岂求人,一笑全周四十春
飞兔只应向东海,贪狼那肯帝西秦。
三公不易惟贫贱,百世堪师是隐沦。
此日鲍焦方抱木,非时难保白云身。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鲁仲连(其一)》。诗中以鲁仲连为典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先生玉貌岂求人”,以鲁仲连的美名和高尚品德开篇,暗示他无需借助外力,自有一番风骨。接着“一笑全周四十春”描绘了鲁仲连的笑颜,仿佛能跨越时间,让整个周朝的四十个春秋都充满欢愉,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魅力。

“飞兔只应向东海,贪狼那肯帝西秦。”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鲁仲连比作追求自由、不为权势所动的飞兔,而将那些贪婪的权臣比作贪狼,强调了鲁仲连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三公不易惟贫贱,百世堪师是隐沦。”这里通过对比三公(古代官职,象征高位)与贫贱之士,以及隐居者,表达了对鲁仲连这种虽身处低微却坚守原则、值得后世学习的品质的推崇。

最后,“此日鲍焦方抱木,非时难保白云身。”引用了另一个历史典故,将鲁仲连比作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的鲍焦,同时暗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保持高洁品行并非易事,体现了诗人对鲁仲连在复杂时代中坚持自我、不妥协精神的高度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鲁仲连形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也蕴含了对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复杂时代背景下个人选择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