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
宋 · 刘弇
君王十二闲,一一登权奇。
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
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
骕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
如闻有桂约,暗满秋风枝。
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
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
骕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
如闻有桂约,暗满秋风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送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荆山片玉为韵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位即将赴试的学子形象。
首句“君王十二闲,一一登权奇”以“君王”象征皇帝或选拔官职的机构,暗示学子将要参加的科举考试。这里的“十二闲”可能是指科举考试的多个科目,“权奇”则形容学子才能出众,能够脱颖而出。
接着“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两句,用“青玉刍”比喻学子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用“黄金羁”形容选拔过程中的严格和公正,同时也暗示学子将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荣誉。
“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中,“南宫”指代科举考场,“冀北”则与“南宫”相对应,暗示学子来自北方,即将在南方的考场展现才华。“杂遝”形容众多学子汇聚一堂,而“追风姿”则表达了学子们追求卓越、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
“骕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两句,通过引用古代伯乐孙阳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学子的非凡才能,即使是最挑剔的评判者也无法对其才华提出质疑。
最后,“如闻有桂约,暗满秋风枝”以“桂约”象征科举考试中的优秀成绩或录取,暗示学子有望取得佳绩。同时,“暗满秋风枝”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隐喻学子的成功将在未来收获,如同秋日果实般丰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子形象的精心描绘,表达了对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学子的深切期望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尊重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