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出处:《午日三首 其三》
宋 · 梅尧臣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注释
百草:泛指各种草本植物。堪:可以,能够。
药:药材。
舟行:船只行驶。
及:达到,赶上。
收:收集,采摘。
岸旁:河边两岸。
萧:蒿草,一种草本植物。
艾:艾叶,一种常用于药用的植物。
从听到:随着听到。
寒休:寒冷的休息,指秋天的到来。
翻译
各种草木都可以作为药材,但船行太快无法一一采集。河岸边的蒿草和艾叶,在寒风中发出瑟瑟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来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午日三首(其三)》中的一句。诗中,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入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百草堪为药"描绘了大自然中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体现了古人对草药的熟知和利用。"舟行不及收"则暗示了时光匆匆,诗人乘船而过,无法一一采摘岸上的草药,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法把握。
接下来的两句"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进一步描绘了岸边萧瑟的艾蒿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换和光阴的流转。"萧"和"艾"都是常见的草本植物,"寒休"则意味着随着天气转凉,这些草木的生长也会停止。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递出一种顺应自然、珍惜时光的哲理。
总的来说,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借景抒怀,寓含深意,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