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公论定,馨秽两不朽
小雨客不来,我亦厌奔走。
茗罢午窗倦,草草具杯酒。
独酌政自佳,啖茹聊诳口。
人生一日事,忽已卯至酉。
就枕不解衣,须臾鼻雷吼。
起问夜何其,禁钟云已扣。
颇欲复谋饮,床下但空缶。
再卧卧不成,灯膏幸犹有。
坐至五更转,读过一寸厚。
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
著此者为谁,未欲斥氏某。
金陵三不足,奎聚天地剖。
尊之配孔庭,邪说阴授受。
后世公论定,馨秽两不朽。
未知八寒狱,惇卞果入否。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夜的深沉静谧中,独自赏析古籍的心境。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思想,近日则写下了几首诗篇,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小雨连绵,让客人难以到来,而诗人自己也不愿再去奔波劳碌。午后坐在窗前,感到疲惫不堪,只是草草做了一点酒水自酌。
诗中“啖茹聊诳口”一句,显示了诗人在独处时的悠闲与随性,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接着,“人生一日事,忽己卯至酉”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而“就枕不解衣,须臾鼻雷吼”则写出了诗人的困倦以及夜深时分的惊醒。
接下来的“起问夜何其,禁钟云已扣”表明了对时间的追问和夜晚的寂静,而“颇欲复谋饮,床下但空缶”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又想饮酒,但发现只有空瓶,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放弃。
“再卧卧不成,灯膏幸犹有”写出了诗人再次尝试入睡的困难以及对仍然亮着的灯火的庆幸。然后是“坐至五更转,读过一寸厚”,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中坚持阅读的决心和专注。
最后,“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阅读书籍时应当辨别其价值,不应盲目接受。“著此者为谁,未欲斥氏某”暗示了诗人的写作动机和对特定读者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文人在深夜中的生活片段,以及他们对于知识、时间与生命态度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