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喧迁出郭,岁晚尚担簦
出处:《除夜新居 其一》
宋末元初 · 仇远
避喧迁出郭,岁晚尚担簦。
陋室大于斗,长途滑似冰。
岂无问字酒,共守读书灯。
老病须微禄,归田恨未能。
陋室大于斗,长途滑似冰。
岂无问字酒,共守读书灯。
老病须微禄,归田恨未能。
注释
避喧:避开喧闹。郭:城郭,城墙外面。
岁晚:晚年。
尚:仍然。
担簦:挑着书担。
陋室:简陋的房屋。
斗:古代容量单位,形容极小。
长途:长距离的路。
滑似冰:像冰一样滑。
问字酒:请教学问时的酒,寓意知识交流。
共守:共同守候。
读书灯:象征学习和知识。
老病:年老多病。
微禄:微薄的俸禄。
归田:归隐田园。
恨未能:遗憾未能做到。
翻译
为了避开喧嚣,我搬到了城外,即使年岁已高,仍挑着书担前行。我的简陋居所虽小如斗,但求知之路却坎坷如冰面般滑。
难道没有可以请教学问、共饮一杯酒的朋友吗?我们只愿守着读书的灯火。
因年迈体弱,我渴望微薄的俸禄,只遗憾未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时迁出城市,回到乡下的情景。"避喧迁出郭,岁晚尚担簦"表明诗人为了逃离都市的喧闹,选择在年底的时候搬到郊外去,但还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陋室大于斗,长途滑似冰"则描绘了新居简陋且路途艰难,可能因为冬天的关系,道路湿滑如同冰面。
诗人随后提到"岂无问字酒,共守读书灯",这里的"问字酒"是古代一种习俗,即邻里之间互相拜访,询问年岁,借此机会饮酒。"共守读书灯"则表明诗人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在夜晚围绕着油灯阅读,这些都是表现诗人归隐生活的平静与温馨。
最后两句"老病须微禄,归田恨未能"显示了诗人的现实困境。尽管年迈多病,但想要返回田园生活的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实现。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