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出处:《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
明 · 郑廷鹄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
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九月时节登临齐云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客至披云揽石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者的勇猛与决心,仿佛他穿越云雾,触摸到了山石上的龙纹,充满了探险的豪情。接着,“乘风飞度最高峰”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登山者超越自然限制,直抵山巅的壮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尊前日出甘同醉”描绘了日出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山顶饮酒畅谈的情景,日出的辉煌与饮酒的欢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愉悦氛围。“眼下天空信可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仿佛整个天空都为他所包容,展现出一种胸怀天下的豪迈气概。
“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山间盛开的菊花和飘动的云霓为喻,表达了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文采斐然,如同云霓般引人注目。最后,“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则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希望后人能记住这次登高之旅,留下自己的足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友谊、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