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出处:《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齐字 其二》
宋 · 郭印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注释
磴道:石阶。乔木:高大的树木。
危亭:危险的亭子。
杖藜:藜杖。
郊原:郊外原野。
春树暗:春树变得幽暗。
井邑:城镇。
暮烟:傍晚的炊烟。
日没:太阳落山。
牛羊下:牛羊归栏。
山空:山间空旷。
鸟雀啼:鸟雀鸣叫。
超然:超脱。
尘世外:尘世之外。
身与白云齐:身体仿佛与白云齐平。
翻译
石阶蜿蜒穿过高大的树木,我高兴地拄着藜杖来到危险的亭子。郊外原野上的春树变得幽暗,城镇的炊烟在傍晚时分显得更低沉。
太阳落山后,牛羊归栏,山间空旷,只有鸟雀鸣叫。
超脱尘世之外,我的身体仿佛与白云齐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月十二日晚上在平云亭的所见所感。他走在乔木掩映的石阶小路上,手扶藜杖,心中充满喜悦。周围的郊野和村庄在春天的树木间显得幽暗,而远处的炊烟在傍晚时分缭绕在低矮的屋舍之上。随着太阳落山,牛羊归栏,山间空旷,唯有鸟雀的啼声回荡。诗人身处此景,超脱尘世的纷扰,仿佛与白云齐飞,心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