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了不关,白云何时回
出处:《游西樵山六首》
清 · 丘逢甲
白云出洞去,留洞待客来。
洞中何所有?石破青天开。
初日照幽林,金碧眩楼台。
楼台道士居,飞瀑闻惊雷。
坐石看飞瀑,醉引流霞杯。
洞门了不关,白云何时回?
洞中何所有?石破青天开。
初日照幽林,金碧眩楼台。
楼台道士居,飞瀑闻惊雷。
坐石看飞瀑,醉引流霞杯。
洞门了不关,白云何时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首句“白云出洞去”,以云起云落的动态,暗示洞天的神秘与空灵。次句“留洞待客来”则显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期待着访客的到来。接下来,“石破青天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洞口处石头裂开,仿佛通向青天的壮丽景象。
“初日照幽林,金碧眩楼台”描绘了早晨阳光穿透密林,照射在金色和碧色的楼阁上,显得辉煌夺目。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楼台中的生活场景:“楼台道士居,飞瀑闻惊雷”,形象地刻画了道观中的宁静与瀑布的壮观,仿佛能听到雷鸣般的水声。
“坐石看飞瀑,醉引流霞杯”是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惬意与陶醉,他坐在石头上欣赏飞瀑,举杯畅饮,流连忘返。最后两句“洞门了不关,白云何时回?”以洞门未关,期待白云回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樵山的秀美风光和隐逸之趣,体现了丘逢甲清新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