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驾朝车叩九扃,独携灵寿向新亭
出处:《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 其一》
宋 · 朱熹
不驾朝车叩九扃,独携灵寿向新亭。
人言洞里春长在,自庆樽前老复丁。
鱼乐波闲诗欲就,鸿冥天阔酒初醒。
晚来却向南堂坐,珍重家山数点青。
人言洞里春长在,自庆樽前老复丁。
鱼乐波闲诗欲就,鸿冥天阔酒初醒。
晚来却向南堂坐,珍重家山数点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于新亭,手持灵寿杖,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驾朝车叩九扃”,以“朝车”象征官场的束缚与忙碌,而“叩九扃”则暗示了对官场规则的遵守与约束。诗人选择远离这种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独携灵寿向新亭”一句,通过“灵寿”这一古代老人常用的辅助工具,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年迈但仍保持活力的形象,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长寿与智慧的追求。
“人言洞里春长在,自庆樽前老复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洞中四季常春的自然奇观,另一方面则以“樽前老复丁”自嘲,表现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依然乐观豁达,享受生活的情怀。
“鱼乐波闲诗欲就,鸿冥天阔酒初醒”描绘了诗人观察鱼儿在平静水面的自由游弋,以及大雁在广阔天空翱翔的场景,以此激发灵感,创作诗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饮酒后的清醒状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
“晚来却向南堂坐,珍重家山数点青”结尾两句,诗人傍晚时分回到家中,面对远处的青山,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珍惜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