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瘠久荒芜,驱童且荷锄
出处:《浈阳寓居》
宋 · 洪皓
地瘠久荒芜,驱童且荷锄。
诛茅仍遣瘴,汲水旋栽蔬。
瓟酱调应晚,莼羹兴渐疏。
秋高宜日涉,不必问丹书。
诛茅仍遣瘴,汲水旋栽蔬。
瓟酱调应晚,莼羹兴渐疏。
秋高宜日涉,不必问丹书。
注释
地瘠:土地贫瘠。荒芜:无人耕种,长满杂草。
驱童:驱赶孩童帮忙。
荷锄:拿着锄头。
诛茅:砍除茅草。
遣瘴:清除瘴气。
汲水:打水。
旋栽蔬:立刻种植蔬菜。
瓟酱:用葫芦制成的酱料。
调应晚:需要时间慢慢调配。
莼羹:莼菜汤。
兴渐疏:兴趣逐渐减退。
秋高:秋季天气晴朗。
宜日涉:适宜每日散步。
丹书:指古代的经书或秘籍。
翻译
土地贫瘠已久,我们驱赶孩童拿起锄头。砍除茅草以清除瘴气,立即取水来种植蔬菜。
用葫芦做成的酱料可能要等到晚上才能调好,而莼菜汤的兴致也渐渐淡了。
秋天天气高爽,适合每天漫步,无需再去研读那些繁琐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的《浈阳寓居》。诗中描述了诗人寓居在地势贫瘠、久未开垦的地方,他亲自带领儿童拿起锄头进行劳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仅要清除茅草以防止瘴气,还要辛苦打水来种植蔬菜。诗人提到了用匏瓜(一种植物)制成的酱料可能味道较淡,而原本对莼羹的喜爱也渐渐减少。然而,他并未因此沮丧,反而欣赏起秋天的高爽天气,认为每天漫步田间,享受自然,比追求繁琐的功名更为适宜。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