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射冰雪
南北山川不可穷,云去云来自无迹。
朝辞凤阙向东湖,身乘一叶秋江芦。
东湖何处更求我,白云去尽青山孤。
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射冰雪。
四明太白相峥嵘,天地虚空一毫发。
老夫漂泊悲蓬根,相逢已契三生魂。
人开火宅不可住,他年听法来松门。
鉴赏
此诗《送定南宗佐四明大慈寺》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送行者与被送者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伏龙罗汉无人识”,以“伏龙”喻被送者定南宗佐,暗示其虽隐于世,却拥有非凡的智慧与修为,如同深藏不露的罗汉,不为世人所知。接着,“万里如云倏南北”,描绘了定南宗佐即将远行,犹如云朵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飘荡,忽而向北,忽而向南,象征着他的旅程将遍及四方。
“南北山川不可穷,云去云来自无迹”,进一步强调了定南宗佐行踪的飘渺与不可预测,如同云彩在山川之间自由来去,不留痕迹。随后,“朝辞凤阙向东湖,身乘一叶秋江芦”,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了定南宗佐离开繁华都市,踏上一条孤独的秋江芦苇船,前往东湖的旅程,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知的期待。
“东湖何处更求我,白云去尽青山孤”,表达了送行者对被送者的深深牵挂与不舍,即使在东湖,也难以找到他的身影,只有白云散尽后,留下孤零零的青山,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情感如同山川般永恒不变。
接下来,“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射冰雪”,描绘了送行者在夜晚登上高楼,仰望山头的明月,月光洒在湖面上,反射出冰清玉洁的光芒,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寓意着两人之间纯洁而深沉的情感。
“四明太白相峥嵘,天地虚空一毫发”,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四明山与太白山的雄伟壮观,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以此象征两人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与精神追求。
最后,“老夫漂泊悲蓬根,相逢已契三生魂”,表达了送行者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以及与被送者之间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谊,如同三生石上的缘分,无论时空如何变迁,这份情谊都将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哀愁与不舍,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对超越世俗情感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