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全文

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

出处:《依韵酬常循州
唐 · 徐夤
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
日走登天长似箭,人同红树岂经霜。
帆分南浦知离别,驾在东州更可伤。
公论一麾将塞诏,且随徵令过潇湘。

拼音版原文

zǎoniánhuāxiànbàipānlángxúntiǎnfēimíngchūguìtáng

zǒudēngtiānchángjiànréntónghóngshùjīngshuāng

fānfēnnánzhībiéjiàzàidōngzhōugèngshāng

gōnglùnhuījiāngsāizhàoqiěsuízhēnglìngguòxiāoxiāng

注释

花县:地名,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
潘郎:泛指才子或有才华的人。
桂堂:古代学府或官署的代称,这里可能指科举考试的地方。
日走登天: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比喻忙碌或追求卓越。
红树:常指历经风雨的老树,象征岁月和沧桑。
南浦: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送别的地方。
东州:泛指东方的一个州,具体地理位置未明。
公论:公众的评价或舆论。
塞诏:违抗或阻止诏令的行为。
徵令:古代官府发布的命令或召唤。
潇湘:古代中国南方的两条河流,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翻译

早年曾在花县拜见潘郎,我有幸能从桂堂展翅飞翔。
每日奔忙如同射向天空的利箭,人们怎能经历红树般的风霜。
船帆分开南浦意味着离别在即,驾车东去更是令人悲伤。
公正的舆论下,我带着使命抵抗诏令,暂且随征令行至潇湘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年与朋友在花县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首句“早年花县拜潘郎”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寻忝飞鸣出桂堂”则通过桂树飘香、鸟儿鸣叫来渲染氛围,展现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情趣。

诗人通过“日走登天长似箭,人同红树岂经霜”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时光飞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以此来强调时间不待人的主题。这里,“日走”指日影移动迅速,"登天"则是比喻事物快速升高或发展,如同箭一般射向天际;“人同红树”形容人们聚集在鲜花盛开的树下,而“岂经霜”则暗示这些美好景致未曾被寒冷的霜冻所伤害,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感。

以下两句“帆分南浦知离别,驾在东州更可伤”,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帆分南浦"写出了告别的场景,帆船分开,朋友们要各自分道扬镳;"驾在东州"则指诗人自己将继续旅程至东州,而这种独自前行更增添了伤感。

最后,“公论一麾将塞诏,且随徵令过潇湘”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关心。“公论”指的是人们普遍的议论或评价;“一麾将塞诏”则表明诗人有志于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尽职,如同一位武官手持令旗守卫边塞;"且随徵令过潇湘"则是说他随着征召的命令,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跨越了潇水和湘江。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时间流逝以及个人的政治理想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