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歌东鲁梦,未上茂陵书
出处:《哀应真李先生三首 其二》
宋 · 刘摰
节行幽人正,林泉隐者居。
忽歌东鲁梦,未上茂陵书。
世变还舟壑,门宏待驷车。
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
忽歌东鲁梦,未上茂陵书。
世变还舟壑,门宏待驷车。
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所作的《哀应真李先生三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应真李先生为主题。诗中通过“节行”、“林泉”等词语描绘了应真先生的高洁品行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节行幽人正”,以“幽人”形容应真先生的高尚节操,暗示其行为正直,不随波逐流,如同隐居山林的高士一般。接着,“林泉隐者居”进一步强调了他远离尘嚣,寄情于自然的生活方式,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忽歌东鲁梦”一句,可能借用了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东鲁梦”的典故,暗喻应真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如同孔子之梦般永存,影响深远。而“未上茂陵书”则可能是指应真先生未能完成或记录下自己的思想与成就,留下遗憾。
“世变还舟壑,门宏待驷车”两句,描述了社会变迁与应真先生的归隐生活。其中,“舟壑”比喻自然界的广阔与变化,“驷车”则象征显赫的地位与权力。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应真先生不慕名利、淡泊明志的赞美,也暗示了其生活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表达了诗人及众人对应真先生的哀思之情无法言表,只能通过哀歌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应真先生生前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