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呈颂,胜负偏枯
出处:《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七》
宋 · 释道宁
灵山瞬目,早是周遮。
良马窥鞭,岂为英俊。
岩间宴坐,天帝散花。
无说无闻,藏头露影。
少林面壁,计较未成。
立雪断肱,辜他衲子。
黄梅呈颂,胜负偏枯。
半夜传衣,瞒人不少。
从上来事,合作么生。
岂假人天众前摇唇鼓舌,竞锐争锋。
互立主宾,交参问答。
检点将来,弥天过犯。
不因檀信方敲唱,争见龙华会里人。
良马窥鞭,岂为英俊。
岩间宴坐,天帝散花。
无说无闻,藏头露影。
少林面壁,计较未成。
立雪断肱,辜他衲子。
黄梅呈颂,胜负偏枯。
半夜传衣,瞒人不少。
从上来事,合作么生。
岂假人天众前摇唇鼓舌,竞锐争锋。
互立主宾,交参问答。
检点将来,弥天过犯。
不因檀信方敲唱,争见龙华会里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宁的作品,以偈的形式表达禅宗的修行理念和智慧。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灵山瞬目”、“良马窥鞭”、“岩间宴坐”、“少林面壁”等,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无说无闻"强调了禅定中的寂静与空灵,"立雪断肱"则象征着坚韧的毅力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黄梅呈颂,胜负偏枯"暗指禅宗的对立统一观念,"半夜传衣"则寓言师徒传承的秘密性。"从上来事,合作么生"表达了对传统佛法的追溯和理解。诗人批评那些在人天众前炫耀佛法、争强好胜的行为,提倡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在的领悟和实践,而非外在的表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以及对修行者个人悟性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