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全文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

元 · 蒲道源
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
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
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
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
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
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
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

鉴赏

此诗《閒居纪事二首(其二)》由元代诗人蒲道源创作,通过古风叙述了社会习俗变迁与传统道德观念的流失。诗中以古代婚礼制度为切入点,对比古今婚嫁习俗的变化,表达了对传统礼仪逐渐被现代社会风气侵蚀的忧虑。

首句“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开篇即点明古代婚礼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接着,“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描绘了古代青年成年后接受聘礼,正式结为亲眷的情景,强调了仪式的庄重和家庭关系的建立。

然而,“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转折,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风气日渐浮躁,但仍有一部分人坚守传统。接下来,“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表达了对传统礼仪逐渐消失的感慨。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描述了现代社会中,男女婚配不再遵循传统年龄和时机,而是更多地受到市场和舆论的影响。“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则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对生命长度和婚嫁吉日的忽视。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形象地描绘了现代婚介市场的活跃,以及随之而来的喧嚣和商业化。“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感叹于婚姻大事往往仓促决定,缺乏深思熟虑。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提出疑问,为何如此急切地选择配偶?“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指出传闻可能误导人们,偏离了婚姻的本质。

最后,“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难以改变世俗偏见的无奈,“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警告若不谨慎对待婚姻大事,未来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呼吁掌权者关注并引导社会风气向善,期待风俗能够逐渐恢复淳朴。整首诗通过对古今婚嫁习俗的对比,深刻反思了社会变迁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珍视和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