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忱我愧西都向,行谊君贤太学蕃
出处:《赠池元坚 其一》
宋 · 李光
去国曾闻首扣阍,今聆议论汗浆翻。
忠忱我愧西都向,行谊君贤太学蕃。
壁水门开趋辇路,黄封囊奏乞神幡。
英风义概几成俗,涵养都由圣主恩。
忠忱我愧西都向,行谊君贤太学蕃。
壁水门开趋辇路,黄封囊奏乞神幡。
英风义概几成俗,涵养都由圣主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赠池元坚》其一,通过对比与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池元坚忠诚、勤奋、贤能品质的赞赏。
首联“去国曾闻首扣阍,今聆议论汗浆翻”,以“首扣阍”比喻池元坚在国家危难之时勇于进谏,而“今聆议论汗浆翻”则描绘了诗人听到池元坚的言论时内心的激动与敬佩,仿佛汗水如浆般涌出,形象地表现了对池元坚智慧与勇气的深深折服。
颔联“忠忱我愧西都向,行谊君贤太学蕃”,将自己与池元坚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池元坚忠诚与行为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像池元坚那样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自责与愧疚。
颈联“壁水门开趋辇路,黄封囊奏乞神幡”,通过描绘池元坚在国家政务中的活跃身影,以及他为国家献策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池元坚的勤勉与才华。
尾联“英风义概几成俗,涵养都由圣主恩”,赞扬了池元坚高尚的品格与深远的影响,认为他的英风义概几乎成为社会的风尚,这一切都得益于圣明君主的恩泽与栽培。
整首诗通过对池元坚个人品质与贡献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勤奋、贤能等美德的崇尚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