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稚且相收,慎勿辄弃逐
出处:《圩氓叹》
宋 · 周紫芝
圩氓筑败圩,饱腹无粟菽。
强扶南亩犁,辛苦望一熟。
插秧在中田,秋来半黄绿。
白雨忽翻盆,积潦齧圩腹。
波头卷春雷,汹涌裂坤轴。
仓皇未出门,白水已半屋。
攀椽栖木杪,寝饭杂鹅鹜。
客行舣孤舟,系缆怯水宿。
叩门乞灯火,父老迎我哭。
我亦一酸鼻,软语聊抚祝。
老稚且相收,慎勿辄弃逐。
行看散陈红,官仓有馀粟。
救尔无远谋,每饭惭食肉。
强扶南亩犁,辛苦望一熟。
插秧在中田,秋来半黄绿。
白雨忽翻盆,积潦齧圩腹。
波头卷春雷,汹涌裂坤轴。
仓皇未出门,白水已半屋。
攀椽栖木杪,寝饭杂鹅鹜。
客行舣孤舟,系缆怯水宿。
叩门乞灯火,父老迎我哭。
我亦一酸鼻,软语聊抚祝。
老稚且相收,慎勿辄弃逐。
行看散陈红,官仓有馀粟。
救尔无远谋,每饭惭食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洪水来袭时的苦难生活,展现了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坚韧。诗中的农民因修筑的圩堤损坏而遭受粮食歉收的困扰,他们勉强耕作,期待着一年的收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摧毁了他们的希望,洪水淹没了家园,迫使他们爬上屋顶避难,甚至与家禽共处一室。诗人通过描述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诗中还提到了客人的反应,他们停泊在孤独的小船上,害怕在水中过夜,向农民寻求灯光和庇护。农民们则以哀伤的声音回应,安慰客人,并承诺将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深切关注,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感到羞愧于自己在丰衣足食的同时,未能为这些受苦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困难时刻的相互扶持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