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气渐逢迷草木,烟村又见下牛羊
出处:《雍丘晚行》
清 · 李孚青
亭亭落日马蹄忙,两岸荆榛过外黄。
岚气渐逢迷草木,烟村又见下牛羊。
郑当时去谁留驿,范史云贫尚有乡。
惆怅昔贤遗迹杳,青山无尽路茫茫。
岚气渐逢迷草木,烟村又见下牛羊。
郑当时去谁留驿,范史云贫尚有乡。
惆怅昔贤遗迹杳,青山无尽路茫茫。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雍丘傍晚时分的行旅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思古之情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首句“亭亭落日马蹄忙”,以动态的画面开篇,夕阳高悬,马蹄声急,营造出一种行色匆匆的氛围。接着,“两岸荆榛过外黄”一句,通过“荆榛”与“黄”字,不仅勾勒出道路两旁荒凉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岚气渐逢迷草木,烟村又见下牛羊”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岚气弥漫,草木模糊,烟雾缭绕的村庄中,牛羊归家,这一幕既宁静又略带几分凄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郑当时去谁留驿,范史云贫尚有乡”两句,借历史人物郑当时和范史云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往贤者的怀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郑当时曾为官,却最终远离官场,留下驿站;而范史云虽贫困,但依然有家乡可归,这两句诗暗含了对人生选择与归宿的深刻反思。
最后,“惆怅昔贤遗迹杳,青山无尽路茫茫”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面对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青山连绵不绝,路途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诗人的情感变得更为复杂与深沉,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沧桑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