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已数日,萧萧叶声乾
出处:《宜黄秋日用韩韵》
明 · 邵宝
不雨已数日,萧萧叶声乾。
青青独可爱,庭下群琅玕。
阴云何处来,与雾昼作团。
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
古井湛止水,安从起波澜。
焚香坐数息,日月通泥丸。
江浅舟可放,喜谢山中鞍。
青青独可爱,庭下群琅玕。
阴云何处来,与雾昼作团。
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
古井湛止水,安从起波澜。
焚香坐数息,日月通泥丸。
江浅舟可放,喜谢山中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宜黄地方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不雨已数日,萧萧叶声乾”描绘了连续多日无雨,树叶因干燥而发出沙沙声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接着,“青青独可爱,庭下群琅玕”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一株青翠欲滴的植物在庭院中的独特魅力,仿佛是众多枯黄落叶中的绿洲,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阴云何处来,与雾昼作团”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乌云密布,与晨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接下来,“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表达了诗人对消除病害(此处的“瘴”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烦恼或疾病)的看法,认为内心的平和才是最有效的良药,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心静自然凉”。
“古井湛止水,安从起波澜”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比作深邃的古井,即使外界波涛汹涌,内心的平静如止水一般不受影响,强调了内心的稳定与宁静的重要性。最后,“焚香坐数息,日月通泥丸”描绘了诗人静坐焚香,通过冥想调整呼吸,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处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联系。
“江浅舟可放,喜谢山中鞍”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他想象着在江边放舟,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中劳碌生活的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