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出处:《有怀聂尉 其一》
宋 · 白玉蟾
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注释
身:身体。岂:怎么。
能:能够。
为:成为。
患:病痛。
心:心灵。
何:怎么。
可:能够。
得:得到。
安:安宁。
想应:猜想应当。
知:知道。
鹤怨:鹤的哀怨(这里可能指的是鹤的孤独或困境)。
未:没有。
得:能够。
伴:陪伴。
鸥闲:海鸥的悠闲生活。
翻译
人的身体怎能承受病痛的折磨,心灵又怎能获得安宁。想必它知道鹤的哀怨,却无法像海鸥那样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不安。"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明身体虽然无恙,但心中却无法得到平静,这种心理状态是因为缺少知音所致。"想应知鹤怨"一句,诗人通过想象来感受那只孤独的鹤的怨恨,以此比喻自己也如同那鹤一般,怀有深深的怨恨,因为无法与志同道合之人为伴。最后"未得伴鸥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无伴的痛苦,鸥(一种水鸟)在这里象征着诗人所渴望的知己。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友谊的珍视。这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怀,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