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全文

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

出处:《宾竹歌
明 · 黄仲昭
君不见坡仙讥俗士,无竹不可医。
又不见卫风美进德,菉竹歌猗猗。
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
凌霄高节挺琅玕,扑地清阴绝尘滓。
曾君种竹绕庭宇,谓竹为宾我为主。
医俗岂独怀坡仙,进德直期追卫武。
古人取物修其身,知仁山水垂法程。
竹之直兮可以励吾节,竹之虚兮可以广吾心。
直节虚心贯始终,高标与竹将无同。
天上清风一挥洒,人间酷暑何所容。
功成三径重归日,宾主相看无愧色。

鉴赏

这首《宾竹歌》由明代诗人黄仲昭创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以及竹子在修身养性中的象征意义。

开篇以“君不见”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苏轼(坡仙)讽刺那些没有竹子陪伴便无法自愈的俗士;另一方面,引用《诗经·卫风》中赞美君子美德的“菉竹歌”,强调竹子的美德。接着,诗人指出竹子是天赐的珍奇植物,不同于一般的花卉,它被高洁之士视为君子的象征。竹子的挺拔高节如同玉石般珍贵,其清幽的阴凉能净化尘世的污浊。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种竹于庭院,视竹为宾而自己为主,以此来医俗进德。他不仅效仿苏轼以竹自医,更追求卫武公那样的道德提升。古人通过选取合适的物品来修身养性,竹子的直节和虚心成为他们自我砥砺的典范。竹子的直节象征着坚定的品格,虚心则寓意着广阔的胸怀。

最后,诗人表达了竹子与自身人格的共鸣,认为竹子的品质与自己的追求不谋而合。在清风的吹拂下,竹林成为避暑的佳处,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凉。当回归三径之时,宾主之间无需言语,彼此的心意已相通,体现了竹子在精神层面给予的深刻影响。

整体而言,《宾竹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深入探讨了竹子在文化、哲学层面上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对个人修养和道德提升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