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承平日,谁知化育恩
出处:《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池塘通涧水,篱落护柴门。
昔在承平日,谁知化育恩。
艰危多死徙,侥倖或生存。
予亦间关久,频来憩此村。
昔在承平日,谁知化育恩。
艰危多死徙,侥倖或生存。
予亦间关久,频来憩此村。
注释
池塘:指村子中的水塘。涧水:山涧流水。
篱落:简陋的篱笆墙。
柴门:用木柴做成的门。
昔在:从前。
承平日:太平时期。
化育恩:养育和生长的恩惠。
艰危:艰难危险。
死徙:死亡或流离失所。
侥倖:侥幸。
予亦:我也。
间关:艰难曲折。
憩:休息。
翻译
池塘与山涧水相连,篱笆围绕着木柴门。过去在和平的日子里,谁曾知晓滋养万物的恩德。
艰难困苦中许多人死去流离,少数侥幸得以存活。
我长久地经历坎坷,时常来到这个村庄休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表达对过去平静时光怀念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描述池塘与涧水的连通,篱笆护围的柴门,营造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
"昔在承平日,谁知化育恩"表达了对过去和平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这里的“承平”指的是太平盛世,而“化育恩”则是自然界赋予生命成长的恩泽。
接下来的"艰危多死徙,侥倖或生存"反映了动荡时世中人们为了求生而不得不迁徙他乡的艰难处境。诗人通过“艰危”和“侥倖”两个词,传达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无常。
最后两句"予亦间关久,频来憩此村"则表明诗人自己也曾长时间地隔绝于世,后来多次到访这个村庄寻找片刻的安宁。这里的“间关”意味着隔绝,而“憩”则是休息、喘息之意。
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比和平时光与动荡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珍视,以及在乱世中寻找宁静心灵所在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