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出处:《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宋 · 欧阳修
余生本羁孤,自少已非壮。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藜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藜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羁孤:孤独,形容生活孤单无依。壮:强壮,形容身体健壮。
惆怅:忧愁,悲伤。
三圣:指有智慧或地位崇高的三人。
过其量:超出应有的份量,指贪求过多。
凋丧:衰败,精神或身体上的疲惫。
轩裳:古代官员的车服,象征地位。
恬旷:恬静旷达,心境开阔。
吾庐:我的房子,这里指简陋居所。
藜杖:藜茎做的拐杖,代指简朴生活。
摧颓:衰老,衰退。
新春:新的一年,春天。
翻译
我这一生本就孤独,自小就不算强壮。如今又老又病,何必再悲伤。
误蒙三位圣人赏识,却贪求过多。
恩情未报,内心已疲惫。
我的才德与官位不符,只会招致嘲笑。
怎比得过常人,在简陋巷中也能安然。
虽然身处草野,名声却在朝堂。
我只向往德行道义,长久以来崇尚淡泊。
况且我还有自己的小屋,它与外界相对望。
无需驾车,徒步持杖即可。
看着容颜日益衰老,只想早日回归田园。
同乘一舟漂泊野外,焦陂四周百花盛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晚景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自认一生孤苦,年少时就非豪强,如今老病交加,感到无须再为过去的失意或未来的忧虑而惆怅。诗人感激圣人的知遇之恩,但觉得自己承受过多,未能回报,内心感到疲惫。
他羡慕常夷甫那种既能身处简陋却名声在外的生活态度,自己虽然身处草野,但心中仰慕高尚的道德和宁静的境界。诗人表示,无需华丽的排场,只需藜杖相伴,就能享受田园生活,感叹时光匆匆,容颜渐老。最后,他想象与友人共乘一舟,欣赏四面盛开的野花,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回归自然,共享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恬静生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