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我昔过北邙,立马山之隈。
为问陇头树,皆云后人栽。
生前尊酒谁不有,无人到此自对青山开。
屋堆黄金五侯贵,难免白骨生苍苔。
道旁多弃夜光璧,爨下谁惜丝桐材。
玉山先生达观者,胸次不著闲悲哀。
清秋携客坟上饮,曲车载酒山童推。
大笑胥魂乘白马,深惭鲧魄化黄能。
墓铭自制诗自挽,视身不翅轻于埃。
鹤群长绕嘉树舞,龟趺并载穹碑来。
鸾翔凤翥玉箸篆,虎踞龙蟠金粟堆。
长吟复短吟,此兴何悠哉。
秋风无情摧万物,芙蓉亦老胭脂腮。
笑言他年翁仲共寂寞,何如此时宾客相追陪。
功名本愁根,富贵真祸胎。
百年能几日?
一日能几杯?
从兹秉烛长夜饮,犹恐四蛇二
鼠忙相催。
主人沈醉客亦醉,绝倒不顾旁人咍。
北望中州数千里,人家尽作兵前灰。
髑髅委荒郊,孰辨贤与才。
伯夷空忍首阳饿,屈原徒作湘江累。
神仙初无不死药,方士浪说寻蓬莱。
君不见无边之海白淼淼,无名之山青巍巍。
长鲸嘘吸成风雷,徐市一去何曾回。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和顾仲瑛金粟冢燕集》,通过对金粟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我昔过北邙,立马山之隈”写诗人曾经路过北邙山,遥望墓地,引发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比生前权贵与死后荒凉,感叹“屋堆黄金五侯贵,难免白骨生苍苔”,暗示了富贵荣华的虚幻。
诗人提到“最怜吉士或枉折,有如爨下焦桐材”,表达了对贤才被埋没的惋惜。接着,诗人以玉山先生为例,描述了达观之人面对生死的态度,即使在墓地宴饮,也能超脱哀愁。诗人还借用历史典故,如“大笑胥魂乘白马”、“鲧魄化黄能”,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
诗中“墓铭自制身自挽,视身不翅轻如埃”表达了对生死的豁达,认为人生如尘埃般微不足道。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墓地的庄重与雅致,如“鸾翔凤翥玉箸篆,虎踞龙蟠金粟堆”,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
结尾部分,诗人感慨“秋风无情摧万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借“笑言他年翁仲共寂寞”预示未来的孤独,与今日的宴集形成对比。最后,诗人以大海、高山、长鲸等自然景象收束,寓言人生无常,寻找不死药的追求终将落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金粟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