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
出处:《送宗元始和尚之天竺维那 其三》
元 · 赵偕
上人自有荆山玉,岂爱骊龙颔下珠。
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
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对高僧宗元始和尚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即将前往天竺担任维那职务的送别之意。
首句“上人自有荆山玉,岂爱骊龙颔下珠”,以“荆山玉”比喻高僧的内在美德与智慧,暗示其非凡的修为,而将“骊龙颔下珠”视为次要或世俗之物,强调了高僧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而非物质财富。这里运用了典故,荆山玉出自古代传说中的荆山,是稀世珍宝;骊龙颔下珠则源自《庄子》中的故事,象征着珍贵的智慧或宝藏。通过对比,突出了高僧高尚的品质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次句“杨柳湖边天未晓,偶随孤棹落西吴”,描绘了一幅清晨湖畔的宁静景象,杨柳轻拂,湖面微波,天色未明,舟行独远。这一场景既烘托出送别的氛围,也寓意着高僧即将踏上旅途,前往遥远的天竺。通过“偶随”二字,表达了送别时的偶然与自然,同时也暗示了高僧此行的不可预知性和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不仅赞美了宗元始和尚的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愿。诗中流露出的禅意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