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出处:《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
唐 · 许浑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北:指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信:确实,的确。
多岐:有很多分岔路。
生涯:人生的历程。
半别离: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人分别。
地穷:大地的尽头。
山尽:山岭消失。
江泛:江水泛滥,这里形容江面宽阔。
水寒:水温寒冷,也隐含心情的凄凉。
露晓:早晨的露水。
蒹葭:一种水边的植物,如芦苇。
重:因沾湿而显得沉重。
霜晴:下霜后的晴朗天气。
橘柚:橘子和柚子,此处代指果树。
垂:果实累累,下垂的样子。
无劳:不必。
促回楫:急忙划桨返回。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也比喻深厚的友谊或期望。
心期:心中的期待,相互之间的约定。
翻译
南北的道路确实多分歧,我的人生大半都在与人分离。到了大地的尽头山岭消失的地方,正是江水漫溢寒意正浓的时节。
清晨露珠使芦苇更加沉重,霜后晴天里橘子和柚子低垂。
不必急于催促返回的船桨,因为千里之外的我们心中已有约定的期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早晨从鄞江北岸渡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南北信多岐”写出了信息传递的不便,反映了当时通信的困难和诗人心中的牵挂。接着,“生涯半别离”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或亲人的分离感受。
第三、四句“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秋末初冬的萧瑟氛围。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和水面的冷清,从而更加强化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表达了诗人不急于归途的心境,因为他知道即使相隔千里,也有着对亲友深厚的情感相连。这里的“心期”包含了时间上的约定和情感上的寄托,是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承诺。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沉的离别之愁以及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