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荆簪携幼沧溟曲,藜杖弄孙淮水傍全文

荆簪携幼沧溟曲,藜杖弄孙淮水傍

明 · 赵完璧
中秋云尽月华凉,骨肉良宵寄四方。
一凤南飞奎耀彩,三郎西赴月探香。
荆簪携幼沧溟曲,藜杖弄孙淮水傍
共向一轮清影下,离情各自抱衷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空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家人团聚与分离的复杂情感。首句“中秋云尽月华凉”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中秋之夜云散月明、清冷而明亮的景象。接着,“骨肉良宵寄四方”表达了在这样一个团圆的夜晚,家人们却因各种原因分散各地,无法相聚的遗憾。

接下来的四句“一凤南飞奎耀彩,三郎西赴月探香。荆簪携幼沧溟曲,藜杖弄孙淮水傍”,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活动,进一步展现了家人间的分离与牵挂。南飞的凤凰象征着远方的亲人,西行的三郎则代表了另一个方向的别离。携幼的荆簪和弄孙的藜杖,则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陪伴,尽管他们可能身处不同的地方。

最后两句“共向一轮清影下,离情各自抱衷肠”总结了全诗的情感核心,无论身在何处,家人们都在同一轮明月下,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和关怀。这种情感虽然因距离而显得深沉,但并未因此减弱,反而更加深厚和真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家庭情感、离别之痛以及对团圆的渴望,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