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
出处:《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 其一》
宋 · 晁补之
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
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
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
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
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
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注释
禾熟:稻谷成熟。秋原:秋天的原野。
静:宁静。
高蝉:远处的蝉。
尚:还。
远音:稀疏的蝉鸣声。
半荒:半是荒芜。
愁雨:因雨而愁。
菊:菊花。
独秀:独自盛开。
畏风林:害怕风吹的树林。
老觉:老者觉得。
田原:田园。
好:美好。
慵疏:懒散疏离。
里巷:街巷。
心知:心里明白。
连胜:连续获胜。
新向:新近转向。
佛乘:佛教修行。
深:深入。
翻译
秋天稻谷熟透,田野宁静,远处蝉鸣声稀疏。菊花在雨中凋零,显得孤独,树林在风中摇曳,更显畏惧。
年迈的人觉得田园生活最好,不愿再深入街巷寻找繁华。
内心深知阿胜的胜利,他已深深沉浸在佛法修行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田园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对丰收的稻谷、稀疏的雨后菊花和孤独的秀美林木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感。"禾熟秋原静"一句,以秋收的场景渲染出宁静的氛围,"高蝉尚远音"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颔联中,"半荒愁雨菊"表达了对雨后菊花凋零的淡淡哀愁,"独秀畏风林"则寓言了诗人自己在世事变迁中的孤独与谨慎。
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倾向于享受田园生活,不愿深入繁杂的市井寻找纷扰,"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他深知胜境在于内心,而非外在的追求,转向佛教修行,寻求精神的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