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全文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宋 · 刘敞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
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
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
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
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

拼音版原文

miùwèitiānguānshǔxuǎnshìqīn

lüèsānbǎizhōu绿jiǔqiānrén

jiàocáichángduǎnshǒukuìyīnxún

jiùzhīchéngyuánnánshēn

zhūjūnbèixiānglǎoduōshìjìngguóbīn

jiànxíngxiàozhǐshuǐcānhóngjūn

jiělùnjiēzàowēixiángyánféngzhēn

yǎngchéngkuānduānběnwèimín

gōngtàipíngshǐrènfēibǎizhílún

jīnghuìguānjiànzhòngyàomēnāichén

zhòngjìnwènshūyīn

fēngxiāoxiāomíngjiāngchén

sānyuèkuàngbiélèixún

注释

谬:错误。
天官:古代官职名。
属:归属。
选事:选拔事务。
亲:亲身参与。
略计:粗略计算。
绿衣:古代官服颜色。
守法:遵守法律。
愧:感到惭愧。
因循:拖延不决。
救末:挽救危局。
澄源:澄清源头。
鉴形:观察品性。
肖:像。
洪钧:宏大法则。
造微:深入细微。
逢真:遇到真知灼见。
宽吏责:宽厚的官风。
吾民:百姓。
太平始:盛世开始。
百职伦:百官的职责。
聚精会冠剑:集中心神如佩戴冠剑。
重钥:重要权力。
问迹:探寻踪迹。
疏无因:难以找到原因。
鸡鸣:鸡叫。
夜将晨:黎明前。
累旬:数旬。

翻译

错误地被任命为天官,得以亲身参与选拔事务。
粗略统计全国三百州,身穿绿色官服的官员有九千人。
选拔人才时困惑于能力的优劣,守法时又自愧拖延不决。
挽救危局时才知力量不足,澄清源头的努力难以施展。
各位如同地方长老,众多士人竞相成为国家宾客。
观察人的品性如同静止的水面,施政如同宏大法则的体现。
解析问题深入细微,详细延请必遇真知灼见。
仰仗大家共同成就宽厚的官风,端正根本以抚慰百姓。
只有在太平盛世开始时才能看到功劳,职责并非仅限百官。
集中心神如同佩戴冠剑,慎重保管重权避免尘埃覆盖。
重任之地必须严加约束,探寻踪迹却难以找到原因。
风雨声中夜晚显得凄凉,鸡鸣声中黎明即将到来。
一日分离如同三月漫长,更何况这分别已持续数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府工作的忙碌与自我期许的严苛。开篇“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表明诗人虽然只是低级官员,但能参与重要的事务处理,与高层决策者有所交集。“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则是对其管辖区域和下属数量的一种夸张描述,显示了作者的自豪感。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表达了诗人在执行法律时的困惑与不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缺陷,而遵循法律又需要公正无私,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则是对自己能力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认知,尽管他想要澄清事务的根源,但往往力所不逮。

接下来的“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可能是在描写同僚之间的友好与互相尊敬,以及对国家的忠诚。“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则是说诗人在观察事物时像镜子一样清晰,但在推广教化时又如同滔滔江水一般奔腾不息。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表明诗人的言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地探求事物的真相。而“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则是对自己在执法过程中保持宽厚态度,对待百姓如同慈父般关怀的自我要求。

最后,“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似乎是在说只有在国家太平时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职能之中。“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可能是对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将重要任务锁定,不让细小的事情蒙蔽视听。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则是在强调在重大的地方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于任何微小的违反都不能放过。接下来的“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是对时间流逝和工作紧迫性的感慨,而“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则是在感叹时间飞逝,每天的工作都像春季一样忙碌,而分别则又是一连串的周。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种种体验,以及对于自我要求与职责所持有的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