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四十五番见除夕,稍知惭愧此之日。
小时辛苦习科场,惟恐一官得未得。
二十七岁方尘忝,又阅八年初实历。
又阅十年满两任,汲汲皇皇望通籍。
况逾百指家累重,荫赡浩穰忧不给。
所以中心怀蹐跼,每至岁朝常戚戚。
前年涉险趋淮幕,去年举剡甫及格。
犹自奔波趁班见,来往时时在涂陌。
今年事定已改官,分邑不远近乡国。
秋风行可报瓜熟,便得怡愉奉慈色。
所以亲边知自幸,笑语团栾竟通夕。
虽然丈夫致君泽民事业匪仅此,要是此去无限隔。
但办劳心供抚字,忠信尚可行蛮貊。
断不依阿事妩媚,亦不聚斂求封殖。
升而戾天沈而渊,一听天公无固必。
若缀班行尽向高,炉香夹侍螭坳侧。
剩拟抗论高回天,粗有外氏之遗策。
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
霜台直笔屏奸回,机幕飞毫草文檄。
更令小试经纶手,黼黻曾梦江淹笔。
不然种花莳药老海滨,却觅长年当官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的《甲辰岁朝把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仕途的期许。首句“四十五番见除夕”表明诗人已经历多次新年,感到岁月匆匆,对自己过去的功名之心有些惭愧。接着回忆年轻时为科举辛苦奋斗,渴望得到官位。诗中提到“又阅十年满两任”,显示出诗人仕途上的起伏,但仍怀揣着孝顺父母的愿望。
诗人感慨家庭负担沉重,担心不能满足家人的需求,因此内心忧虑。然而,前两年的冒险经历和去年的成功让他有了改变,即将调任近乡,得以回家侍奉父母,这让他感到庆幸。他表达出自己将以忠诚和信义为原则,不依附权贵,也不贪图私利,希望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诗人还表达了希望能在边疆建功立业,如同唐朝名将李绩一样保卫国家。他期待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写出公正的文字,甚至梦想能像江淹那样才华横溢。最后,他设想如果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就选择归隐海边,过着种植花草的闲适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