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闲中读易赏析

闲中读易

宋 · 郭印
圣人阐性命,易书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学。
俗儒何纷纷,私意妄穿凿。
或被阴阳拘,或遭象数缚。
执一以为真,盲夫妄扪摸。
我尝皆过眼,去道转辽邈。
粤从探释氏,奥处窥其略。
返照日月久,豁然生妙觉。
八卦未画初,玄门启关钥。
向来百家言,尽把束高阁。

注释

性命: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易书:指《易经》,古代中国的一部哲学经典。
末世士:后世的读书人。
先天学:指宇宙自然的原始法则。
俗儒:指一般的儒家学者。
穿凿:过度解读或牵强附会。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概念。
象数:指《易经》中的卦象和数理。
盲夫:比喻对事物无知的人。
释氏:佛教。
返照:反思或觉悟。
豁然:突然明白的样子。
玄门:道教中指神秘的、超越常理解释的门径。
百家言:指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

翻译

圣人阐述生命的根本,这是《易经》自己揭示的真理。
目的是为了让后世的读书人,理解并掌握先天的学问。
世俗的儒家学者纷繁复杂,他们主观臆断,随意解读。
有的人被阴阳理论束缚,有的人被占卜数字牵累。
他们执着于一个观点,如同瞎子乱摸。
我曾亲身经历过这些,离大道却越来越远。
我转向研究佛教,探寻其深奥之处,略有领悟。
长时间反思,突然间产生深刻的领悟。
八卦图最初并未完全绘制,神秘之门由此开启。
以往众多学说,都被我搁置一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闲中读易》,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圣人之道的理解和对世俗儒学的反思。诗的前两句指出,《易经》承载着圣人的生命哲学,是其原创之作。接下来,诗人批评了那些浅薄的儒者,他们拘泥于阴阳、象数等具体理论,陷入了主观臆断的困境。

郭印认为自己曾深受这些误解困扰,但后来转向佛教寻求更深层次的智慧。通过深入探究佛法,他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对易学的奥秘有了新的领悟。他认为,易学的真谛并非始于八卦的具体图形,而是开启玄妙之门的关键。最后,他感慨以往的各种学术观点都被搁置一旁,未能触及易学的真正核心。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学问的批判与超越,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