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匡庐我梦想,太白吟处云锦层
出处:《黄文节草书太白忆旧游诗卷》
清 · 翁方刚
鱼子笺纸追零陵,墨禅输此有发僧。
石郎戎州观落笔,张通何似李展能。
歌罗驿舍一觉梦,《竹枝》三叠鹃啼应。
摩围峰下寂无物,幻作怪石缠枯藤。
平生独立万物表,岂有迹象侔超腾。
电掣飙回摄以息,阴帅阳霅夫谁徵。
咫尺神灵雷雨至,处处回向真源凭。
钱穆父言久弥笃,丰人翁赋聒可憎。
华阳楼入补庵鉴,彭泽园拟光禄丞。
吾尝手披祝老记,精楷不比痴冻蝇。
尔日来观目为眩,亦拟草势心兢兢。
折钗屋漏岂二义,科斗籀篆原相承。
不胶于心不名技,尚恐祝老非其朋。
三年匡庐我梦想,太白吟处云锦层。
谷园书屋索恍忽,夜夜挑尽东轩镫。
瓣香私淑吾岂敢,一波一策皆矩绳。
西江归来又四载,晤此真面寒崚嶒。
石田可耕海可钓,虬螭骖驾云涛乘。
始来吾斋寻宿诺,木犀香泛茶瓯蒸。
黄龙山中三昧出,银河飞瀑禅窗凭。
石郎戎州观落笔,张通何似李展能。
歌罗驿舍一觉梦,《竹枝》三叠鹃啼应。
摩围峰下寂无物,幻作怪石缠枯藤。
平生独立万物表,岂有迹象侔超腾。
电掣飙回摄以息,阴帅阳霅夫谁徵。
咫尺神灵雷雨至,处处回向真源凭。
钱穆父言久弥笃,丰人翁赋聒可憎。
华阳楼入补庵鉴,彭泽园拟光禄丞。
吾尝手披祝老记,精楷不比痴冻蝇。
尔日来观目为眩,亦拟草势心兢兢。
折钗屋漏岂二义,科斗籀篆原相承。
不胶于心不名技,尚恐祝老非其朋。
三年匡庐我梦想,太白吟处云锦层。
谷园书屋索恍忽,夜夜挑尽东轩镫。
瓣香私淑吾岂敢,一波一策皆矩绳。
西江归来又四载,晤此真面寒崚嶒。
石田可耕海可钓,虬螭骖驾云涛乘。
始来吾斋寻宿诺,木犀香泛茶瓯蒸。
黄龙山中三昧出,银河飞瀑禅窗凭。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翁方刚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特别是对黄文节草书风格的赞赏。诗人通过描述黄文节草书创作《太白忆旧游诗卷》的情境,展现了书法与诗人情感的交融。"鱼子笺纸追零陵,墨禅输此有发僧",形象地描绘了黄文节在精致的纸上挥毫泼墨,其书法技艺仿佛超越了寻常僧人的禅定境界。
"石郎戎州观落笔,张通何似李展能",将黄文节的书法与古代著名书法家张芝、李阳冰相提并论,赞美其笔力之雄浑。接下来,诗人通过"歌罗驿舍一觉梦,《竹枝》三叠鹃啼应",暗示黄文节的书法如梦如幻,富有诗意。
"摩围峰下寂无物,幻作怪石缠枯藤",进一步强调书法作品的意境深远,如同摩围峰下的自然景象。翁方刚认为黄文节的书法不仅技巧高超,更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气韵。
"吾尝手披祝老记,精楷不比痴冻蝇",表明他对祝允明书法的推崇,同时也暗含对黄文节草书的敬意。翁方刚感叹自己面对黄文节的作品,感到眼界开阔,内心敬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文节书法艺术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匡庐、太白旧游之地的向往,以及对黄文节作品的深入研究。整首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黄文节才华的赞美,体现了翁方刚深厚的书法修养和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