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全文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宋 · 孙应时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注释

论功:顾虑功劳。
畏蝇虎:怕小虫比喻。
作计:计划。
只蜗牛:比喻行动迟缓。
松菊:象征隐居生活。
招:邀请。
元亮:陶渊明的字,代指隐士。
子牟:古代隐士,此处指向往的江湖生活。
閒须:闲暇之时。
杯问月:举杯对月。
愁不赋:不愿赋诗表达愁绪。
登楼:登高望远。
从此:从现在开始。
相寻:相互寻找。
羊裘:羊皮衣,古代隐士常穿。
一钓舟:一艘小船,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顾虑功劳如怕小虫,计划行事如同蜗牛般慢
松菊邀请像元亮那样的隐士,向往江湖生活想要效仿子牟
闲暇时举杯问明月,忧愁时不愿再登楼抒怀
从此以后,我们会在山水间寻找彼此,过着渔舟垂钓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答陈子序庠见贻(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论功畏蝇虎,作计只蜗牛。” 这两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大事时的谨慎态度。蝇是小虫,虎是猛兽,即使是小虫也能让老虎感到害怕,这里比喻为深思熟虑,不轻举妄动。而蜗牛则是指蚯蚓,它们在地下缓慢前进,但却能够穿过坚硬的泥土,象征着坚持不懈、步步为营的态度。

“松菊招元亮,江湖要子牟。” 这两句中,“松菊”指的是松树和菊花,是常见的山野景物,而“元亮”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字,他以爱好山水而闻名。这里的“招元亮”意味着邀请朋友一同去山野间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而“江湖要子牟”则是在提到与友人相约在江湖之间游历,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閒须杯问月,愁不赋登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光里对明月的向往和心中的忧愁。诗人希望能举杯邀月,借酒消愁,但又因为心中的烦恼而无法写下任何文字,更无心登高望远。

“从此相寻地,羊裘一钓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渴望。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希望能够找到那位穿着羊皮袄子的朋友,就像捉住了一艘小船,找到了心灵的依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时的慎重态度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