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全文

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

宋 · 晁补之
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
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
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
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

注释

古人:古代社会。
重生:非常珍视。
豚酒:猪酒,古代的一种庆祝方式。
亲戚:家族成员和亲戚。
桑弧:桑木制成的弓。
四方:各个方向,这里指天下。
役:职责,任务。
奉璋:献上玉璋,古代用于祭祀或表示敬意。
比德性:比拟高尚的品德。
膂力:体力,力量。
晋公子:指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
安乐:安逸快乐的生活。
忘所适: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或使命。

翻译

古人重视男孩出生,用猪酒来庆祝与亲族的关系。
用桑木弓箭象征四方征战,意味着孩子将来要承担四方的职责。
献上玉璋,寓意孩子品德高尚,出生就要求有强壮的体魄。
然而晋国公子重耳,却在安逸中忘了追求自己的目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七)》中的片段。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男孩的期望和重视。诗中提到古人崇尚男孩,认为男孩出生是值得庆祝的,因为会用桑木弓箭象征性地训练他们,期待他们将来能承担四方的职责。同时,男孩子被期望具备高尚的品德(奉璋比德性),以及强壮的体魄(堕地要膂力)。然而,诗中也以晋公子为例,暗示了即使如贵公子这般身份,也不能忘记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不应过于沉溺于安逸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揭示了古代家庭和社会对于男性成长的期望,以及对个人责任与理想追求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