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玉蟾你也好呆头,何似拂袖归去休全文

玉蟾你也好呆头,何似拂袖归去休

出处:《安分歌
宋 · 白玉蟾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
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
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
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
学道学仙须笃志,坚然一念无疑意。
如是操心无始终,又道辨金将火试。
你们心地荆棘多,善根才发便成魔。
若能先合神仙意,己分无时也奈何。
心地不明言行恶,做出事来须是错。
自家无取他无求,思量何似当初莫。
恁地思量本故然,且教自己故心坚。
君看古今得事者,一片灵台必不然。
未见志人须愿见,逢著人时心百变。
何缘传授有易难,自是玄门未历鍊。
问你如何不料量,自家穷达任穹苍。
但且奈心依本分,人言有麝自然香。
玉蟾本是山林客,寻个好心人难得。
于今且趁草鞋壮,脸似桃红眼正黑。
玉蟾你也好呆头,何似拂袖归去休
有可度人施设处,便还钟吕逞风流。
无人知,独自去,白云千里不回顾。
依前守取三脚铛,且把清风明月煮。

拼音版原文

shénxiānshìjūnzhīfǒujūnruòzhīqiúgǒu

xiānqiěhuítóuchuāiliángliángmánxīnfāngkāikǒu

shénxiānyǒushùfēichuányàonóngjiāyǒuyuán

ruòrénrénjiēhuìtiānróngxiàngrényán

xuédàoxuéxiānzhìshíránniàn

shìcāoxīnshǐzhōngyòudàobiànjīnjiānghuǒshì

menxīnjīngduōshàngēncái便biànchéng

ruònéngxiānshénxiānfēnshínài

xīnmíngyánxíngèzuòchūshìláishìcuò

jiāqiúliángdāngchū

nènliángběnránqiějiàoxīnjiān

jūnkànjīnshìzhěpiànlíngtáirán

wèijiànzhìrényuànjiànféngzherénshíxīnbǎibiàn

yuánchuánshòuyǒunánshìxuánménwèiliàn

wènliàoliángjiāqióngrènqióngcāng

dànqiěnàixīnběnfēnrényányǒushèránxiāng

chánběnshìshānlínxúnhǎoxīnrénnán

jīnqiěchèncǎoxiézhuàngliǎntáohóngyǎnzhènghēi

chánhǎodāitóuxiùguīxiū

yǒurénshīshèchù便biànháizhōngchěngfēngliú

rénzhībáiyúnqiānhuí

qiánshǒusānjiǎodāngqiěqīngfēngmíngyuèzhǔ

注释

神仙:指修行得道的高人。
君:对对方的尊称。
量:衡量、考虑。
夙缘:前世的缘分。
操心:用心、忧虑。
灵台:比喻内心。
志人:有志向的人。
穷达:困厄与显达。
穹苍:天空。
玉蟾:古人常用来指月亮或隐士。
钟吕:古代仙人名,此处象征高人。
依前:依旧、仍然。
铛:古代炊具。

翻译

你知道神仙的秘密吗?如果你知道,那就不会轻易寻求。
首先,回头审视自己,必须诚实地衡量内心才能开口。
神仙的法术并非不传授,但需要有前世缘分。
如果人人都能学会,那天机就不会轻易泄露。
修道成仙要坚定信念,毫不怀疑。
若心中摇摆不定,就像用金子试火一样难以判断。
人心多有杂念,善良一旦被激发就可能变成魔性。
若能符合神仙的心意,即使无法改变也是无奈。
心地不清明,言行就会恶劣,做错事在所难免。
自己没有欲望,别人也无法索取,不如当初别想那么多。
如此思考本就如此,坚守自己的初心最重要。
你看历史上的成功者,他们的内心世界并非如此。
未见过有志之人,应期待遇见,那时心境会变化。
传授为何有难易之分,是因为修行尚未深入。
为何不深思熟虑,你的命运由上天决定。
只需安心做好本分,别人的赞誉自然会来。
玉蟾,你是山林隐士,寻找一个真心朋友不容易。
现在就趁着年轻,保持赤子之心,眼睛明亮。
玉蟾,你还是放弃吧,不如潇洒离去。
如果有度人的机会,就展现钟吕那样的风采。
无人理解,独自前行,千里白云也不回头。
依旧坚守三足鼎,煮清风明月为伴。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修道养生的诗作,言辞间充满了对神仙之道的追求与理解。开篇即问君知否神仙底事,表达了一种对于神秘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接着诗人强调了学道学仙须笃志,一念坚定不移,这是修行者必备的心性。

在中间部分,诗人指出众生心地荆棘多,善根难以成长,容易被诱惑而迷失本心。因此,他主张先要合神仙之意,即按照道家的理念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传授知识与修行之道的反思,诗人认为古今得事者,一定是那一片清净的心灵。对于志愿修道的人来说,遇到合适的师傅或环境是一种难得的机缘。

结尾部分,诗人以第一人称“玉蟾”自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知音的孤独感。他决定趁着草鞋壮年之时,去追求自己的修行理想。最后,他选择无人知晓地独自离去,只留下白云千里,不再回顾。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境界,以及对道家修行的一种深刻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