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
出处:《秀蔓》
宋 · 张耒
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
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
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
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
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
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
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自足的田园生活场景。开篇两句“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表达了时光流逝和自然界的荒凉之感。这里的“秀蔓”指的是瓜果等攀爬植物,而“檐”则是房顶的边缘部分,诗人通过这些生长在房檐上的老藤蔓,以及寒冷的枝条稀疏地映照在屋上,传达出一种岁月悠悠、物是人非的情境。
接下来的两句“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个侧面描写。“寒暄”指的是初冬的气候,而“候虫报”则指的是随着季节变化而鸣叫的虫类,这里用以表达时间的推移;“昏旦”指的是早晨,老鸡的啼叫象征着日出和一天的开始。
中间两句“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喜悦。这里的“已饭”表示已经吃过饭,“新收稻”则是刚收割的稻米;“仍烹”意味着依旧在煮,而“自种蔬”表明这些蔬菜是诗人自己亲手种植的。这两句通过对日常饮食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自给自足、满足于简单生活的情怀。
最后两句“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则转向了外界,表现了一种虽然隔绝但仍关注远方消息的心态。“邻邦”指的是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佳酿”意味着美酒;“冲雨隔江沽”则描述了在风雨中通过江对岸进行物品交换的情景。这里的“沽”通常是指买卖活动,但在这种情境下,则可能包含了一种远方交流的意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自足的生活状态,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外部世界变化的一种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