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出处:《怀乌山柏庭僧宗文》
宋 · 李吕
清风明月休论景,翠竹黄花不离禅。
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注释
清风:微风。明月:明亮的月亮。
景:景色,这里指自然之美。
翠竹:青翠的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黄花:黄色的花朵,可能指菊花,象征隐逸或淡泊。
禅:佛教中的禅定或禅意。
关捩子:关键转折点,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辩:辩论,这里指试图用言语表达。
忘言:忘记用言语表达,达到无需言传的境地。
翻译
无需谈论清风与明亮的月亮,因为它们都是禅意的象征。翠竹和黄花常伴禅心,与修行息息相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怀乌山柏庭僧宗文》。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清风明月休论景,翠竹黄花不离禅。"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认为在这样清新的风和明亮的月光中,再无需过多讨论景色,因为四周的自然美景本身就是一种禅意。翠竹和黄花,都是常见而不易觉察的景象,却能引起诗人对禅宗的联想,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好个赵州关捩子,陶潜欲辩已忘言。" 这两句中,"赵州关捩子" 指的是唐代高僧赵州从谂,他以机智和风趣著称,能巧妙地回答出家人的问题,使其心悦诚服。陶潜,即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以其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著称。"欲辩已忘言" 表示即使是像陶渊明这样的文学大家,也不愿在此境界中多费口舌,已经达到了一种忘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赵州从谂的欣赏,以及自己对于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生活态度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对一种精神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