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休随大旆,应到九成宫
出处:《送厉校书从事凤翔》
唐 · 许棠
赴辟依丞相,超荣事岂同。
城池当陇右,山水是关中。
日有来巴使,秋高出塞鸿。
旬休随大旆,应到九成宫。
城池当陇右,山水是关中。
日有来巴使,秋高出塞鸿。
旬休随大旆,应到九成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赴辟:接受征召前去任职。依:遵从,按照。
丞相:古代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此处指高级官职。
超荣:超越寻常的荣耀。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泛指防御工事或城市。
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大致包括今天甘肃西部及青海东部。
山水:自然风光,此指关中地区的自然景色。
关中:陕西中部平原,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历史上多为政治中心。
日有:每天都有。
来巴使:来自巴蜀之地的使者。
秋高:秋天天气晴朗,天空高远。
出塞鸿:飞越边塞的鸿雁,象征远方的信息或行旅之人。
旬休:古代官员每十天休息一次的制度。
大旆:大军的旗帜,代指军队。
应到:应该会到达。
九成宫:唐代著名宫殿,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曾为皇家避暑行宫。
翻译
遵命前往丞相处赴任,这份荣耀与往常截然不同。城池座落在陇山之右,四周的山水正是关中的风光。
每日都有来自巴地的使者,秋天里鸿雁高飞越过关塞。
每十天的休假都随大军旗行动,应该会到达那著名的九成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棠的作品,名为《送厉校书从事凤翔》。诗中描绘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期许。开篇“赴辟依丞相,超荣事岂同”两句表达了对朋友仕途升迁的祝贺,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于这种荣耀的不解和羡慕。
接下来的“城池当陇右,山水是关中”描述了地理位置,通过具体的地点描写,营造出一种边塞的氛围。"日有来巴使,秋高出塞鸿"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都有来自巴蜀的使者前来,而当秋风高扬之时,鸿雁也开始越过边塞。
“旬休随大旆,应到九成宫”一句表明了朋友即将赴任的地点是九成宫,这里的“旬休”指的是休息或停留,而“大旆”则指的是官府的旗帜。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新职位所在环境的熟悉和描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朋友未来工作地点的想象,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