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全文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出处:《读罗隐孟郊集
宋 · 黄裳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对阅读罗隐和孟郊诗歌集的感悟。黄裳通过对比两位诗人的风格,表达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首先,黄裳提到罗隐和孟郊的诗作中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罗隐寓以骂”)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孟郊鸣其穷”)。他感叹初次阅读时内心的激荡(“始读郁吾气”),以及深入品味后心灵的浸润(“再味濡我胸”)。接着,黄裳提出疑问,探讨了为何两位诗人的作品能激发如此强烈的情感反应,是否与他们的志向和气质紧密相关(“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黄裳进一步阐述,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区分贤愚,也不受限于穷通之别(“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他将罗隐和孟郊的作品视为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引领后人追寻的精神风范(“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黄裳认为,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形式(“中兼六义异”),还触及了普遍的人性和自然法则(“下与万物同”)。

最后,黄裳描绘了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色彩、形象和技艺(“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激发创作灵感,使人心手相合,创造出超越具体形态的变化(“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他强调了艺术创作后的反思与内省过程(“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最终达到一种超脱自我、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古代诗人作品深刻内涵的赞美与思考,展现了黄裳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触动和哲学启示。